裝修別做這些多余設計!5類雞肋項目,費錢還不實用
裝修時很多業主會跟風做網紅設計,或追求面面俱到,結果裝完發現很多設計中看不中用——既多花了錢,又浪費空間,甚至影響日常居住。其實裝修的核心是實用優先,沒必要為可有可無的設計買單。以下梳理5類常見的多余設計,幫您避開誤區,把錢花在刀刃上。
一、功能冗余類:看似實用,實則用不上
這類設計往往打著多功能旗號,實際使用頻率極低,還占用空間、增加成本:
1.陽臺洗衣+洗手+儲物一體化柜
很多業主想把陽臺打造成全能區,定制滿墻柜,集成洗衣機、洗手池、儲物功能,結果發現:
洗手池使用率低(家里已有衛生間洗手池,陽臺洗手池多用來洗拖把,反而占空間);
滿墻柜遮擋光線,讓陽臺顯壓抑,晾曬衣物時取物也不方便;
定制費用高(10㎡陽臺一體化柜約1.5-2萬元),比單獨裝洗衣機柜+簡易儲物架貴一倍以上。
替代方案:陽臺裝超薄洗衣機柜(寬度60-70cm),上方留空放綠植,側面做1-2層開放式隔板放洗衣液,既省錢又不擋光,實用率更高。
2.客廳大尺寸背景墻(石材/巖板滿鋪)
為了顯檔次,很多家庭做石材或巖板滿鋪背景墻,搭配復雜造型(如格柵、燈帶),實際問題不少:
費用高(20㎡背景墻約2-3萬元),占裝修總預算的10%-15%,但日常看電視時,視線焦點在電視而非背景墻,性價比低;
風格固化,若后期想換家具風格(如從輕奢風換日式風),背景墻會顯得突兀,難以搭配;
清潔麻煩,石材縫隙易積灰,燈帶藏污后很難清理。
替代方案:用乳膠漆+裝飾畫或木飾面+懸浮電視柜做背景墻,費用僅需2000-5000元,后期可更換裝飾畫調整風格,清潔也方便。
二、顏值大于實用類:好看一時,麻煩一世
這類設計為了追求網紅效果,忽略了日常使用的便利性,后期維護成本高:
1.開放式書柜(無門設計)
很多人喜歡開放式書柜的通透感,用來展示書籍、擺件,實際使用中卻很頭疼:
積灰嚴重,尤其靠近窗戶的書柜,1-2周就會積滿灰塵,需要頻繁擦拭(每周至少1次),對懶人極不友好;
書籍、擺件易受潮(尤其南方梅雨季),紙張發黃、擺件發霉,反而損壞物品;
視覺雜亂,若書籍、擺件擺放不整齊,會讓客廳顯亂,達不到美觀效果。
替代方案:做玻璃門書柜,既能展示物品,又能防塵防潮,玻璃可選長虹玻璃,兼顧顏值與實用,清潔時只需擦玻璃表面即可。
2.廚房開放式置物架(掛鍋碗瓢盆)
跟風做開放式置物架,把鍋碗瓢盆掛在墻上,看似有生活氣息,實際問題很多:
油煙污染,中式烹飪油煙大,置物架上的鍋具、調料瓶會沾滿油污,每天都要擦,否則油污會固化難清理;
安全隱患,掛在高處的鍋具若沒固定好,可能掉落砸傷人,尤其有小孩的家庭;
占用空間,置物架會讓廚房墻面顯得擁擠,小戶型廚房更顯壓抑。
替代方案:用櫥柜內置拉籃或抽屜分隔盒收納鍋碗瓢盆,把物品藏在柜內,廚房墻面保持整潔,油污也不會沾染到物品上,清潔更省心。
三、后期難維護類:裝時簡單,修時麻煩
這類設計施工時看似簡單,后期出現問題卻很難維修,甚至需要拆改重裝:
1.衛生間壁龕(瓷磚砌造)
很多業主為了節省空間,在衛生間墻面做瓷磚壁龕,用來放洗漱用品,實際易出現這些問題:
施工要求高,若瓷磚裁切不精準、拼接不平整,壁龕內部會積灰、滲水,甚至出現瓷磚崩邊;
維修困難,若壁龕內部防水層破損,滲水到墻體,需要砸掉瓷磚重新做防水,維修費用高(約5000-10000元);
容量有限,小戶型衛生間壁龕尺寸小,放不下多少用品,反而不如壁掛式收納架靈活。
替代方案:裝免打孔壁掛收納架或鏡柜,無需拆墻施工,后期可隨時更換位置,收納容量也更大,維修成本幾乎為零。
裝修不是越多設計越好,而是越實用越劃算。建議裝修前列好需求清單,把錢花在高頻使用的項目上(如好的床墊、實用的收納柜),對可有可無的多余設計果斷取舍,才能裝出既省錢又好住的家。
關注華美樂